8.4 屡遭“默拒”
既然别人能够“寄过去退回来再寄过去又退回来”、一篇稿件被退17次仍相信“必有回响”,那么我的“一枪(审)毙命”观是不是太死板了、等同于“作茧自缚”呢?于是到专攻经济学论文后,我也学着“退了再投,投了再退,退了再投…”了。当然是换不同的期刊投,应该不属“一稿多投”吧?
这样就不由得增加了投稿密度和频率,继而引发出一个成本问题。稿件超重加挂号再加邮费标准提高,每月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,尤其在我脱产读研还要养家糊口的情况下难免有些不舍。一次我去邮局寄稿,在柜台前排队称重时惊异地发现,我前面有个人拿着的信封怎么缺一个角?他感觉到我在盯他的信封时便越发“遮遮掩掩”起来。我猜他八成与我“同类”:大凡频遭退稿者都不事张扬,因没有张扬的本钱。我本想开口请教,见他神秘兮兮的样子几次欲言又止,好不容易才“偷”看到他信封上的收件地址好像是北京某杂志社,剪角处还写有“邮资总付”的字样。轮到我称重时问工作人员是不是剪角就可以免贴邮票,她忙乱中回答得有些含糊,或许是出于“本位主义”怕人们都不买她的邮票影响本单位效益?
回来经过一番调查咨询,终于弄清确有这种“以剪角为号”优惠投稿人的安排。当然光剪去信封的一个角不够,还得看收件方的地址是不是报刊、电台电视之类的媒体,最好在剪角处再注明“邮资总付”(由收件方总付邮费)。如果收件地址显示是“私信”,就是把四只角都剪光也无济于事。知道了这种优惠制度,我的投稿频率包括复投率就陡然增加了,还一次次偷享着“占便宜”的快感。
“抠门”抠出了“门道”,我还学着自制信封:买一大张牛皮纸,按邮件(大、中、小稿件或单纯信函)所需大小裁成不同规格的纸片,需要时随手抽一张适规纸片稍加叠裁即可制成信封,用自备或邮局的浆糊即粘即寄,如此将投稿成本降到最低。
然而对那些既不用又不退也不回复的投稿就有些头痛了,关键是让作者无法做出是否或何时另投的决定。因学术论文往往都有一个热点或数据时效的问题,一拖久就可能真的“死透透”了。近年来网上出现一新词“默拒”,正是用于表达这类在应聘职位、申请学校或投稿中遭到无视、冷遇、不理不睬的情况。按说投稿三个月作者没有收到回复就可以另投了,但问题是三个月以后或更久被采用的实例也不少,让我们如何把握?于是有些作者在无奈之下只好选择“一稿多投”,这又有点冒违反学术道德的风险了。
所以对“弱势”的投稿族来说,退稿有时也成为一种企盼,最怕的就是“默拒”。当然投稿人中也有“强(势)者”,就是极少数在本领域已“成名成家”的“权威”或“佼佼者”,不是“刊挑他(她)”而是“他(她)挑刊”。我前后投稿数十年,算是资深投稿族了,但不论是曾经在文学创作、还是迄今在经济学研究领域都远未达此境界,没有“我挑刊”只有“刊挑我”的份。于是我常常会去单位收发室守望“退稿”,当然也抱有万分之一的“被采用”奢望,以至习惯成自然即使无投稿在外的时候也会下意识地关注那里。
此外,我还曾想出一个自制退稿信的办法:在投稿里夹带一封我代拟好的编辑退稿(或采用)函,预先填好信封并贴上邮票,当事编辑只需将自己的审稿结论勾选一下交收发员即可(参见图8-4)。这种处理的确提高了回复率,但所得结果差异很大:最佳当然是勾选①寄回,其次是勾选①另加注“下不为例”,其三是勾选②,最后是勾选②还不忘“教训”我一番。
图8-4 自制退稿信式样
“最怕默拒”也从我这里传导给了学生。不论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,学制都是有限的,编辑部一“默拒”他们就傻眼了,稍一晃悠就临近毕业因无达标见刊论文而丧失答辩资格了。所以我和我的那些“可伶”(与那些选名家作导师的同学相比而言)的弟子们一直都在“奢望采用---企盼退稿---最怕默拒”中“倍受煎熬”。
不久,邮局实行信封标准化,等于“废弃”了我的信封自制法。剪角加“邮资总付”的优惠也突然不灵了:有一天我意外收到邮局退回的一封厚厚的投稿信,上面盖有“请帖邮票”的戳。加上邮资又新涨了一轮,老问题又呈现了。不过稿还是得投,也懒得花时间去邮局排队称重了,干脆自己凭经验估摸着超重倍数贴足邮票,再额外多贴一两张以求保险。
然而比邮资上涨更严峻的是发稿没稿费了(我1979年4月收到的第一笔稿费是38元——差不多相当于一月的工资,迄今收到的最高一笔稿费为600元),紧接着又颠倒过来反而要作者付费了。而且随着期刊分等,那些列入某目录或被单位认定为高等级的期刊要价愈来愈高了。尤其还有一些“发稿掮客”(个人或机构)甚至个别编辑从中索取不菲的“中介费”或“佣金”,交了钱发不出稿也退不了款的事也时有发生。这成了我的那些家境大多贫寒的学生们的一项沉重负担——发又发不起,不发则毕不了业。为此我只好在中标课题经费中增列“版面费”支出,除给学生“报销”正常(有发票)的版面费外有时还包括不得不“私付”的钱,对所发期刊等级高的学生另给予一定奖励(参见图8-5)。
后来可以用Email投稿了,但仍有一些正规期刊要求以邮递纸质稿为准。倒是因作者都留有电子文档就再无退稿的必要了,于是“退稿”一词渐渐被“拒稿”所取代。不过“拒稿”中最可怕的仍然是“默拒”。再后来又出现了网络投审稿模式和“同行评审”机制,虽分离了一部分编辑的“裁量权”,但也使学术研究进一步走上了“用学术检验学术”的“自闭式”发展之路,而且“默拒”或“变相默拒”的情况仍时有发生。
图8-5 团队为一同学的投稿论文做“诊断”